[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强同志。我们将就当前白山市财政工作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
张局长,首先欢迎您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先向我们的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张强]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够来到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夯实财政职能,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相关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借此机会,对关心、支持、并给予财政工作充分理解的各级领导、各预算单位和广大网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主持人]
先请张局长解答网友关注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目前我市财政运行总体情况如何?
[张强]
今年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夯实培育财源,严格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1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64亿元,同比增长6.7%。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5.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12亿元,同比下降11.2%。 财政运行主要特点: 收入增长主要是,去年同期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数偏低,今年县区罚没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较大。通过税收方面看,财政与税务部门共同建立财税会商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运行监控,切实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税收收入完成9.56亿元,同比增长21.4%。非税方面看,主要是加强收入管理,进一步盘活资产深挖增收潜力,督促配合执收执罚部门做好非税征管工作,非税收入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6.7%。 目前来看,财政总体运行平稳,财政改革发展也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支柱产业贡献率下降、房地产市场低迷、新增税源较少、一次性收入较多等一些方面问题。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民生保障工作。
[主持人]
据我所知,财政部门对各类资金有不同的划分,其中有一种叫做中央直达资金,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央直达资金的概念以及它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有哪些作用呢?
[张强]
2020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将新增的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部署,财政部研究建立“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下达的财政资金称为中央直达资金。 具体而言,中央直达资金是指中央按照有关的因素将中央资金分配到省,省级按照直达基层的要求提出将资金全额细化分配到市县的方案,报财政部备案同意后,限时将资金下达市县基层,使直达资金尽早发挥资金作用。中央直达资金要求“快速”,强调时限缩短,避免出现资金下达缓慢导致资金滞留问题。 中央直达资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方面,重点用于解决基本民生保障等困难。目前,纳入中央直达资金范围的共有27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有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部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 中央直达资金有效增强了我市财力水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防范“三保”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持人]
想必各位网友对于中央直达资金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那么今年我市的中央直达资金的拨付情况怎么样?
[张强]
我们通过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督管理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强直达资金管理,促进直达资金快速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收到中央直达资金指标26.28亿元,已完成下达24.66亿元,占中央直达资金总指标的79.91%,形成实际支出16.97亿元,支出进度64.57%。 我市直达资金在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等方面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在执行养老保险政策方面,安排中央直达资金发放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3.16亿元。在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及优抚对象保障方面,安排中央直达资金发放村镇人员低保、村镇特困供养人员补助、医疗救助、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经费等2.22亿元。在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方面,安排中央直达资金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补助等0.92亿元。在保“三保”、保市场方面,安排中央直达资金7.73亿元。同时,中央直达资金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义务教育、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直达资金各项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资金监管使用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切实发挥直达资金在推动保民生、兜底线、促发展方面的作用,为白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主持人]
中央直达资金重点是基本民生领域,那我们能从民生领域的角度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张强]
2023年1-7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64亿元,。其中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52.47亿元,占总支出的55.4%。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支出原则,坚决保障工资性支出和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实事支出需要,为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全市教育支出12.25亿元,同比增长6.3%。财政部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投入只增不减。资金重点用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以及推动教育事业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45亿元,同比增长10.9%。财政部门全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把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及时下达就业补助资金,推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市卫生健康支出超6.98亿元。打造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改善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发展。
[主持人]
我们也有所了解,财政部门对于资金的支出都是有绩效评价管理的,那么近年来我市的绩效评价管理工作都有哪些成效?
[张强]
为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市财政局自2018年以来积极探索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印发了《白山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白山财预[2021]223号)、《白山市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白山财预[2021]222号)、《白山市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白山财预[2021]221号)、《白山市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白山财预[2021]218号)等制度办法。 二是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对所有财政性资金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管理机制。2022年度我市对14个新增重点项目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评估覆盖财政资金额度为37.46亿元。在编制2022年度预算的同时,开展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以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在项目运行的中期,市财政局组织全市预算部门和单位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在下一年的第一季度,市财政局组织全市预算部门和单位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并根据上一年的项目支出情况,选取重点项目,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2022年度,我市共选取了9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随同预算草案上报同级人大。 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根据我市现阶段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制定适合的考核制度,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作为推动我市绩效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奖惩机制,提高部门积极性。 四是创新培训方式。为解决部门想干不会干的情况,加强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了解,自2018年以来。我们通过现场培训、线上授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媒体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全市300多家单位进行了培训,逐步让预算单位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的绩效理念。
[主持人]
针对落实保“三保”和中央直达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财政部门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张强]
一是优化支结构,强化重点保障。强化预算项目“三保”标识,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牢牢守住“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厉行节约、精打细算。 二是严压一般性支出,助力民生发展。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断提高支出效率。在执行中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增强民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可持续性。 三是持续抓好盘活存量。盘活长期闲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筹用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落实存量资金的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压实压紧各部门主体责任,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的盘活力度,避免存量资金闲置和沉淀,对收回资金统筹管理。 四是加快资产盘活和地块出让。推进市中心区几个核心地块挂牌出让,做大土地出让规模,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形成重点领域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目前,选定部分试点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资产盘活及优化工作,以实现资源整合重组,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达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效果,增加财政收入,降低政府债务率,防范债务风险。 五是加力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发展。将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有力抓手,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千方百计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出政策、引进项目、细化服务。注重发挥产业链集群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介绍了,感谢张局长做客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这期访谈就到这里,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