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制定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对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响应国家号召,按照我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统一部署,2020年,我市印发《白山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以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及绿色旅游为重点,推动全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截至建设期末,基本实现建设目标。但是,我市目前的固体废物管理及污染治理水平依然不足,距离美丽白山建设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
我市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等21个部门印发的《吉林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吉环发〔2022〕1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白山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方案制定原则和目标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全方位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白山、美丽白山提供重要支撑。
《方案》以“坚持统筹兼顾、全域推进;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共治;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坚持广泛宣传、全民参与”为原则,指出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等实际,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无废城市”建设全过程加强各部门各领域统筹衔接,建立横向联通、上下贯通、衔接有序、务实高效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到2025年,基本达到国家“无废城市”建设标准。
三、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任务共包括7个内容:一是实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提质增效工程,二是实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三是实施医疗废物处置平战结合工程,四是实施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五是实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程,六是实施农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工程,七是实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强调了以下内容:
一是全面降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实现源头减量;提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国家级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进“无废”矿区建设。
二是提升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收储专业化水平,实现危险废物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三是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医疗废物源头管理体系,实行精细化全过程跟踪管理;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及应急处置体系,实现“应收尽收”,推进应急能力建设。
四是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开展存量垃圾治理。
五是要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建设,提升中转站建设水平及焚烧处置能力;建立厨余垃圾全链条、整体性处置利用体系,加强餐厨垃圾处置监管;提高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
六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秸秆、粪污等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构建城乡融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七是推进“城市矿产”基地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推行废旧家电及废动力蓄电池生产者延伸制度和“互联网+”二手商品交易模式;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方案》提出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监督执法、抓好宣传引导等,重点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定期调度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从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市场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全面保障各项建设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