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市质量强市联席会议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会议室召开。
市长彭永林参加会议并作讲话,省质监局副局长金窗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红光、市政协副主席刘福临参加会议。
副市长许继清主持会议。自去年10月学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暨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把质量强市工作推向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抚松县、临江市获批建成吉林省质量强县(市)示范城市。白山方大荣获全国酒类流通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董事长宁凤莲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施慧达、喜丰聚氯乙烯果树专用膜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喜丰公司被命名为我市首个吉林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截至目前,我市已争创中国驰名商标7个、名牌产品4个,吉林省著名商标69个、名牌产品5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43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方大、露水河、地王、合兴被评为全省最受信赖、最具影响力、最具发展前景商标。饮用水国检中心和人参、硅藻土、松花石等3个省检中心落户白山。
彭永林在讲话中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握大局、深化认识,强化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要提高对质量强市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质量是GDP的第一高度,关系着人
民群众切身利益;质量是GNH(国民幸福总值)的第一指数,关系着城市形象,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第一考量。要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质量强市战略重大意义,牢固树立靠质量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升实力、塑造形象的思想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抓好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把质量强市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各部门要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作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大项目、大工程、大企业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投产和高规格运行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提速增效、退粮进特、兴旅活商和招大引强的重要载体;作为围绕区域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作为围绕惠民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义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立足攻坚克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质量无所不在,质量强市与各部门、各企业乃至全社会密切相关,其成果事关发展大局、惠及人民群众。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企业,要根据行动计划,对每项工作再进行具体设计、规划,并带头实施,确保列入今年计划的工作落到实处。
彭永林强调,要务实举措、再接再厉,确保实现质量强市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紧紧围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强化大质量意识,构建大监管格局,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要明确目标任务。围绕建设质量强市这条主线,突出质量发展和质量安全两个基本面。为实现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大质量目标,我市确定了10个方面50项任务目标,这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主要载体。各相关部门要在加强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思维理念,重党性、重原则、重实践;创新工作方法,讲管理细节、讲操作程序、讲执行成效;创新活动载体,纵向成系列、横向成一体、纵横全覆盖,因地制宜地推进质量强市战略。要强化宣传引导,注重培育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努力把创建质量强市作为质量提升的示范区、质量成果的风景线、质量惠民的主阵地、质量工作的大舞台。要建立长效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和导向作用,积极推进以设立市长质量奖为核心的质量奖励制度建设,加大在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先进示范评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跟踪督查和绩效管理,对业绩突出的部门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导致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全市上下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监督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会上,表彰了2012年新获得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15户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