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落实意见》出台的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奋力开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新局面提供有力气象支撑,市政府决定结合白山实际出台《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强省建设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的贯彻落实意见》。出台前,已征求市政府相关领导以及各相关部门意见,经认真研究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本《贯彻落实意见》。
二、《贯彻落实意见》的主要内容
《贯彻落实意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到2025年,现代化气象保障能力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气象预警信息实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全覆盖,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0分以上;人工增雨(雪)作业能力达到年增加降水1.2亿立方米以上;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人才队伍、装备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全面建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监测体系、预报体系和治理体系,充分满足白山全面实现现代化气象保障需要。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11项主要任务。
第一方面,加强气象综合业务能力建设。一是提高气象要素监测能力;二是提升气象精准预报能力;三是提高气象精细服务能力。
第二方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一是提高重点领域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
第三方面,加强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一是提高粮食安全气象保障能力;二是做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第四方面,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助力美丽白山建设。一是提高生态保护修复气象保障能力;二是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能力。
第五方面,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第三部分“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四是强化开放融合。
三、《贯彻落实意见》的主要创新点
《贯彻落实意见》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强省建设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1〕13号)和《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白山政发〔2021〕4号),聚焦我市气象助力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点,在确定主要任务时,注重气象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白山开展生态气象、负氧离子监测站网建设,完善出行、康养、生活等气象指数预报业务,县级暴雨、雷暴大风气象预警信息精确到乡镇。二是不断完善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针对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联合预警机制。三是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开展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围绕人参、蜜汁葡萄、蓝莓、野生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品建立气象服务指标,完成人参、山珍野果、食用菌、道地药材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四是面向生态绿色发展需求,挖掘气候资源,推进国家级“气候宜居城市”“生态高地”“天然氧吧”等气候品牌建设。五是围绕抗旱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等加大人工增雨(雪)作业力度。